首页 > 公司新闻 > 如何发展医育、医养结合服务?

如何发展医育、医养结合服务?

2025-11-24 14:16:14        
图片
图片

延伸阅读

如何发展医育、医养结合服务:

“十五五”时期是提升托育、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时期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发展医育、医养结合服务的路径和措施,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。

第一,加强支持措施的部门协同,多渠道扩大有效供给。加强发展改革、财政、教育、民政、住房城乡建设、卫生健康、医保、中医药、疾控、药监等部门协同配合,加强统筹规划、组织协调,完善支持性政策措施,形成工作合力。在市县区域内持续发展普惠性医育、医养结合服务,不断满足居民基础性、兜底性服务需求。探索通过公建民营、民办公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,优化资源配置,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
第二,组建多方参与的协作服务网络。推动区域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成员单位,加强资源共享、业务协作,构建上下贯通、高效协同的服务网络。其中,疾控机构指导托育、养老机构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制度,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宣传培训。妇幼保健机构加强托育机构婴幼儿常见病、多发病防控措施宣传,定期开展巡诊巡查,为儿童提供全面系统的健康服务。中医医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,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挥技术支撑作用,承担急危重症救治、转诊等服务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日常健康指导作用,承担慢性病管理、转诊衔接、医疗康复护理等职责。托育机构、养老机构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开展服务。

第三,建立责任明晰的运行管理机制。根据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,可探索组建紧密型联合体、相对独立的业务协作网等,以不同形式开展医育、医养结合服务。根据不同组建形式,明确责任分工,细化牵头单位、成员单位权责清单,探索适宜的运行管理机制。医疗机构直接举办托育或养老机构的,按照隶属关系加强运行管理,确保服务良好、运行安全。

第四,与医联体建设共同推进。发挥医联体医疗资源优势,将医育、医养结合服务与医联体建设共同推进,建立上级医院医生、护士定期到有关机构下沉服务机制,畅通信息沟通渠道,做好成员单位之间的疑难会诊、上门巡诊、健康管理、业务交流、人员培训等工作,做好医疗与托育、养老服务的有序衔接,为儿童、老人提供优质安全高效健康服务。

第五,筑牢服务安全底线。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,规范各部门的监管职责、监管形式和监管频次等,形成全流程监管合力。依法对实体运行的医育、医养结合机构实行行政审批或备案,建立健全信息公示、质量评估制度,把好入门关和服务关。

*以上内容来源:新华社新媒体



医育结合服务,不仅回应了家庭对婴幼儿健康与发展的双重需求,也为破解“托育难”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。作为在婴幼儿教育科技领域深耕二十余载的专业机构,京学集团凭借深厚行业积淀与突出行业地位,能为医育结合推进提供多方位有力支持:

一方面可与各地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紧密合作,结合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保健理论,将托育服务与婴幼儿健康管理、儿童早期发展深度融合,在日常托育中融入医育结合特色服务,并依据节气特点制定饮食与活动计划,为婴幼儿提供全方位健康呵护;
另一方面依托多年托育机构管理运营经验与服务研发创新成果,能为各地、各单位提供医育结合托育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,从医育结合实训教室的建设、人才培训到智慧科技系统赋能医育结合,均有成熟模式可借鉴,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优化服务内容与流程,为婴幼儿提供更优质科学的服务,引领医育结合行业发展。

京学托育服务

图片

京学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支持各地托育服务建设,构建起涵盖“保育照护体系、运营管理体系、人才培训体系、智慧信息化体系”四大核心体系的托育全链条服务,为各地提供托育品牌建设、托育机构运营、托育服务装备、智慧托育软硬件、托育人才培训、托育安全保障、托育设计、托育宣传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,促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、社区嵌入式托育、用人单位办托、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托育模式发展,以专业实力驱动托育行业规范化、高质量发展。

图片

图片
图片


图片


添加客服微信

在线咨询



联系我们
400-689-2598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,
京学集团
邮编:100101
邮箱:info@jingcollege.com
京学APP下载
400-689-2598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世纪中心A座1233,
京学集团
邮编:100101
邮箱:info@jingcollege.com